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 中关村东路 清华科技园 科建大厦202
电话:(010)62701617 62701615 电子邮箱:
chinadinghui@chinadinghui.com
网址:www.chinadinghui.com

您的位置: > 公司简介 > 鼎慧管理文库

《大学之道·致圣领导力》内容概要
  《大学》乃四书之一,为《礼记》中的一篇,相传为孔门弟子曾子所作,这本书全面总结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被称为"初学入德之门也"。 三纲——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七证——知,止,定,静,安,虑,得;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但《大学》又不仅仅只有这些条条框框,它涵盖了从古至今盛衰兴亡的大智慧,渗透治国,修身各个方面。知古可以窥今,知史可以鉴今,《大学》的三纲,七证,八目无处不渗透着作者曾子对人世智慧的深刻见解与认知。《大学》的基本精神就在于"德",曾子将看似超脱实际的"德"化腐朽为神奇,用它来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三点也成为几千年来谦谦君子的最终追求目标。
  领导力是领导者的具体行动,这些行动可以带领人们自愿追随领导趋实现他的目标与愿景,绝非凭借权力的让人们听话这么简单。所以,对于一个领导者来说,诚信、正直,始终如一是道德层面不可或缺的品质。现代企业家如果想做的更大,需要效法《大学》之道,不论大小企业,主要领导人都应注重自身道德的培养。进入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虽然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大小企业层出不穷,也出现了很多"企业管理者"。但据统计,2000年后,全球规模最大的200家企业有77家更换过领导者。深究起来,现代"高层管理者"离真正意义上的"领导者"仍然相距甚远,没有了解领导力的真谛,
  本书剥丝抽茧般详细讲解了"三纲"、"七证"、"八目"的具体含义以及对领导者的要求,同时辅有大量领导者的成功、失败案例,渗透了古代儒家学者的博大智慧和现代管理学的实用经验,让您在读书时以史为鉴,不断吸取经验教训,同时反思自我,避免重蹈前人失败覆辙。本书分为三个篇章,"三纲"引领领导力;"七证"深化领导修养;八目窥视领导力真谛。每个部分侧重不同的领导力之道,贯穿"德"字主题,"内明之学"与"外用之术"结合,帮助领导者内外兼修,层层推进,不断提升自己的品德、修养和领导者的气质,明确内心,让自己真正强大起来,最终步入卓越领导者的构筑未来美妙的蓝图,吸引更多追随者,大家一起为梦前行。
《高效能企业的七个习惯》简介
  在古老的希伯来文化传统中,数字“7”具有神秘而深奥的含义,它往往象征着“完全”、“成功”和“超凡的能力”。
  摆在我们面前的这本《高效能企业的七个习惯》,之所以是“七个习惯”,而不是六个习惯或者八个习惯,也是基于这种考虑。作者希望以“七”这个代表完全的数字来全面概括所有高效能企业的最成功之处。
  足根立稳千秋定。只有具备卓越的习惯、性格的企业才可能基业长青。
  书中所提到的七这家企业都是中国著名的企业,报道、解析这些企业的成功之道、经营管理之道的报章书刊很多,但绝少有文章能如本书这样见解独到、观点犀利深刻,全书无论在文本风格,还是在思想内容上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相信这会给读者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和不一样的启发。
  另外,书中所介绍的七家高效能企业,几乎绝大多数都是民营企业,这似乎也向世人昭示着:高效能之路也许就是民营之路。一家高效能的企业,它的产权通常是非国有的,机制通常是民营的,在这样一个体制平台上,更有可能形成企业的高效能文化和高效能的企业习惯。
  显然,中国的高效能企业绝不止书中所提到的这七家,这七家只是较具代表性而已。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一定会有众多高效能的企业不断涌现,而高效能的企业越来越多的时候,我们的国家也一定在不断地走向自由、进步与繁荣。
《禅悟管理十日谈》简介
  禅宗与管理学是两门深奥的学问,而且两者之间似乎没有多少联系,但是摆在大家面前的这本《禅悟管理十日谈》却将这两者融为一体了,本书以许多生动有趣的禅宗公案和企业案例来阐述禅宗文化与现代企业管理之间的关系,借助对话文本,以佛法禅理深入浅出地帮助人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不仅能润泽心灵,也能增长管理的智慧。
  此书的特色在于融哲理性、趣味性、独创性、时代性于一炉,将禅理与管理学的精辟之处应用于个人修持、企业管理、人际关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使读者不仅得到管理的智慧,还能使人活得更精彩和自在。
  禅宗是关于心的学问,把人心管理好了,家庭自然和睦、企业亦当兴旺,好的心灵管理能确保人生的安宁与福祉,好的企业管理则能促进社会的繁荣与进步。由禅入管理,二者实在是创造美好人生与成功事业的不二法门!
《管理十诫》概论
  走进美国联邦司法部大楼的大厅,只要稍一抬头,我们就可以看到正面的大理石墙壁上镌刻着几行文字,那就是著名的摩西十诫:
  1、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
  2、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
  3、不可妄称耶和华你神的名。
  4、当记念安息日,守为圣日。
  5、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
  6、不可杀人。
  7、不可奸淫。
  8、不可偷盗。
  9、不可作假见证陷害人。
  10、不可贪恋他人的房屋,也不可贪恋他人的妻子、仆婢、牛驴,并他一切所有的。
  上述这十条诫命,记载于犹太教和基督教共同的经典希伯来文圣经的出埃及记第二十章。不要小看了这十条简单的诫命,它可是现代所有国家制定法律的基础,现代国家所制定的一切刑法和民法几乎都是建立在这十条诫命的基础之上。从摩西十诫的普遍性、恒定性来看,它也许真的就是上帝所定的永恒不变的终极准则。
  这十条诫命中,有的是带应许的诫命,遵守了这个诫命就能带来好的结果,比如得到上帝的祝福,象第五条诫命,“孝敬父母”就能得享长寿,而其他的诫命则是只要遵守,就能免于上帝的惩罚和愤怒。
  “十诫”为人类的行为设定了一个底限,也给人类的自由设定了一个边界。这种有限自由的好处就是使生活在不确定世界中的人获得了确定感和方向感——人们知道什么事是不能做的,什么事是可以做的,只要按照着上帝的诫命去生活和行事为人,人们就能避免许多不必要的失败、苦难或灾难。
  从犹太——希伯来文化的视角来看人的道德行为,会发现人的每一个人的道德选择都可能产生永恒的后果,人的成功首先是道德上的成功,人的失败首先也是因为道德上的失败,而一切社会问题归根到底就是一个道德或伦理问题,一切道德问题则归结为人们是否遵循上帝之道。
  按照这种思维来看待企业管理问题,我们最终也会发现:一切企业管理问题最终都是人的问题,而人的问题则与人的人性、人格和品格息息相关,归根到底其实也没有脱离道德伦理的范畴。
  任何企业都有它特定的企业文化,而企业文化从根本上说也是一种道德伦理体系,一些企业价值观、企业信条或口号本质上也不外乎是一种道德诫命。
  比如,王石的万科公司的企业文化就具有明显的新教伦理意味,我们可以先看一下万科的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文化条款,有些原则是可以拿来分析的:
  原则
  分类
  价值收获
  不与政府和政策博弈
  新教伦理
  顺服在上掌权的,通过一种妥协、共赢的精神,谋求公司的发展
  宏观经济
  企业发展的机遇问题
  利用所有可以试用的金融管道
  利用宏观调控带来的并购机会
  金融理念
  开放式的资本理念
  市场定位
  差异化战略
  战略导向,而非机会导向。
  公司战略
  可持续发展问题
  坚持产品地位:住宅地产。
  公司战略
  专业化经营
  完备的公司治理结构。
  新教伦理
  在宽容的精神层面搭建良好的制衡体系
  不行贿。
  新教伦理
  直接与圣经有关的品质
  诚信
  新教伦理
  十戒
  公益
  新教伦理
  有建设意义的博爱理念
  上述指标所表达的原则其实是一种道德体系,万科内部将企业文化道德化、条款化,这种建立在新教伦理基础上企业文化为企业构建一种持续发展的动力。
  当我们回过头来看这本《管理十诫》时,也惊讶地发现这十条管理原则仍然与道德伦理相关,甚至它们中的一些本身就是道德原则,这些原则虽然不具备摩西十诫那样的“先验基础”,但它们依然是那些永恒不变的道德准则在经济领域中的具体体现,基本上可以一一对号入座:
  第一诫:以幻为真——企业家把自我当作偶像,崇拜自我,以至把自我的一些幻觉、想像当作真实。从终极意义上看,偶像崇拜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行为。
  第二诫:爱令智昏——企业家热爱自己的企业,这是一种正常的感情,但感情过于强烈就难免走火入魔,爱企业其实就是爱自己,人容易在强烈的情感体验中迷失,爱令智昏不可避免,这也表明企业家仍然没有走出对自我的迷恋。这种对自我的迷恋本质上仍然是一种偶像崇拜。
  第三诫:管理主义——为管理而管理,企业家对管理的技术手段和细节的沉迷,这背后的无意识动机乃是对企业真相的一种回避,对自身焦虑的一种转移。
  第四诫:贪大求成——企业家对“做大”和“做强”的渴望很容易激发人贪多求大、急于求成的心理,因为这符合人自我膨胀和骄傲的本性。人有欲望是好事,但不能过头,过头了就变成了贪欲。
  第五诫:商亦厌诈——这似乎是道德色彩最强烈的一条管理诫律,然而它也最能说明道德行为所导致的经济后果,企业不是为守道德而道德,而是为了功利目标而守道德,道德有时候并不是企业的目的,而是为达到功利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比如,讲诚信就能挣到钱且挣到大钱,反之,不讲诚信,反面的失败例子府拾即是。
  第六诫:经验陷阱——人的有限性体现在很多方面,理性有限、经验有限等等,人与自我的关系,包括与自我经验、情感等方面的关系若处理不好就有可能成为经验的奴隶、情感的奴隶,而人与自己的关系本质上仍然属于道德关系的范畴。
  第七诫:机会主义——人有投机的本性,这是件好事,因为生存策略的机会导向有时能很好地防范风险、应对挑战,但不能“机会主义”,某种东西一旦变成“主义”就难免被教条化、极端化、偶像化,而此时机会就有可能变成危机。
  第八诫:权力陷阱——权力的能量很大,但它在企业管理中所可能导致的危险也大,企业家对权力的态度和具体的使用从根本上说是一个道德问题,权力陷阱也是一个道德陷阱。
  第九诫:利润至上——利润只有两类:有道德的利润和无道德的利润,“利润”一旦被摆到企业管理中的至上地位,利润的取得很容易丧失道德上的正当性,而丧失了正当性的利润往往就是短命的利润、不可持续的利润,更是危险的利润。
  第十诫:产权虚置——无论是企业还是社会,赖以维持一个较高的生产效率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尊重财产权”,尤其是尊重个体的财产权,这也许是一个经济问题,但更是一个道德伦理问题。
  企业家的成功往往首先是道德上的成功,也就是所谓“会做人”,而失败也经常是由于道德上的失败。我们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而归纳出来的这十条管理原则,并非想以道德权威自居而对企业界的同行作某种道德上的说教,实际上这些管理原则都涉及的企业管理的具体方面,在企业管理实践中是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事实上,它们仍然是管理原则,虽然自有其赖以成立的道德伦理基础。